
8月11日中午2点,40℃的高温炙烤着山城。
在璧山工业园区的一个厂区内,依然忙碌一片。几辆货车鱼贯而入,经过处,隐隐飘来一股中药的味道。
这些车里满载着已被磨成粉状的中药残渣。数个小时后,这些药渣将“变身”为一种高效的碳基生态水溶肥。
于是,8月11日便也被赋予了崭新的意义,在将来的某一天被记入中国的农业史中——从这天开始,餐厨垃圾、人畜粪便、秸秆、药材残渣等废弃物或面源污染物,将通过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变废为宝,成为中国生物农业开启的一个重要事件。
配置原料,就像在惬意的冲泡咖啡
刚被卸下来的中草药残渣,立马又被师傅们抬上了叉车,运往原料桶中进行调配。

成分配比是碳基水溶肥生产中重要的工序:将粉状原料倒入2米多深的大桶后,旁边的泵机便开始轰鸣,把各种添加剂注入——乍一看,跟冲泡咖啡还有几分相似。

据现场负责人解释,成品碳基水溶肥是根据所使用地域或使用场景的不同而特别定制的。在原料调配阶段,工厂会控制微量元素的配比,比如用在水稻上便添加硅元素,而用在苹果上就要添加钾元素。

经过几十分钟搅拌,桶中的物体融化成了深褐色的液体,更似咖啡的性状。

发酵反应仿如“在线直播”
下午3:08,工作人员按下启动按钮,液体原料被泵机从原料桶中抽出,经过加热、配料等“关卡”,在错综复杂的管道中不断穿梭,流入核心反应器。
在核心反应器中,原料被密封在170℃~180℃的密闭空间中,根据“仿生化学法”快速降解技术进行发酵,整个过程将持续约3小时。传统的生态肥料制作技术采用的是厌氧发酵的方式,夏季7-10天、冬季15-20天才能完成发酵,“仿生化学法”极大降低了发酵所需的时间。

欧武川是璧山本地一名优秀的机械加工工人,身材紧实的他看不出来今年已经44岁。作为现场的监测员,在不远处的控制间内,他正专注得看着显示屏,屏幕上显示着气压、温度、PH值等各项指标。
“我们的反应器,就是变废为宝的‘温床’。”欧师傅介绍道,“虽然我看不到里面,但这些数据其实就在进行‘直播’。”

“老佛爷”驾到!
对于现场的所有人来说,3个小时的等待是如此漫长。
下午6点多,发酵反应进入最后的收尾工序:粗加工产品被送入了离心机,离心机高速转动,将固液体进行分离。其中,水溶肥被灌入成品储存罐中,过滤后产生的颗粒,便化身为土壤调理剂——“润土宝”。
这还没完。此时,工人会根据市场需求,对成品进行酸碱调配后,方才打开储存罐的闸门——一种深褐色液体流出,被灌进包装桶中。

京澳门新葡8883集团的第一桶碳基水溶生态肥,在万众期盼中终于成功下线!而一旁仓库外的货车已随时准备“起驾”,恭迎“老佛爷”了。
革命性技术造就不仅是肥料的肥料
“老佛爷”,是重庆京澳门新葡8883集团旗下酷熊农业科技公司所生产的水溶性碳基全营养肥料品牌。其技术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营养学教授、酷熊农业科技公司首席科学家刘存寿。
刘存寿发明的天然有机质“仿生化学法”快速降解新技术,可使得降解产物的营养成分、内源激素、抗逆治病化合物比使用微生物降解的化合物种类多出2倍有余。此技术得到过袁隆平、赵玉芬、谢联辉三位院士的高度评价: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。
运用该技术生产出的“老佛爷”水溶肥,不仅具备有机肥、无机肥等的优点,又无其缺点:
○ 营养均衡,对土壤品质友好;
○ 见效快,肥力充足;
○ 天生就是菌肥、微量元素肥,针对功能性好;
○ 使用成本低廉,同等效果只有有机肥的50%成本。
同时,因其技术的特殊性,它不仅是肥料,还具有更重要的意义:
它可以激活土壤微生物菌群,改变域内微量元素及碳循环,改良土壤结构,调理土壤,让土地“越种越肥”;
它还能提高矿物元素有效性,增强植物抗性,活化区域生态环境;
此外,它使用的原料是餐厨垃圾、人畜粪便、秸秆、药材残渣等有机废弃物或面源污染物,将其变废为宝,减轻环境污染的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。
推开生物农业时代的大门
2019年8月11日,是一个普通的炎热夏日,也是一个将被载入中国农业史中不平凡的一天。
从这一桶碳基水溶生态肥开始,我们仿佛可以看到,生物农业时代的大门被一双无形的手缓缓推开。
在未来,有机污染物、面源污染物的问题不再困扰人类,因为它们已经变废为宝;农产品有了一道强力的安全保障,食品安全问题从源头打通了解决之道;在中国农业发展的道路上,乡村振兴的车轮也正滚滚向前……